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
温馨提示
亲爱的学员,您好!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 
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 
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
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 
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  ) 
A."天" 
B."地" 
C."天下" 
D."地上"
6.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 
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7.司马迁的《史记》中,"五帝"的谱系是(  ) 
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 
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 
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 
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
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年份是(  ) 
A.公元前717年 
B.公元前727年 
C.公元前737年 
D.公元前771年
9.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 
A.夏代 
B.殷商 
C.秦代 
D.汉代
10.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  ) 
A.农商经营 
B.行商经营 
C.坐商经营 
D.官商经营
11.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傣族 
D.赫哲族 
12.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地方名叫(  ) 
A.四夷馆 
B.十三行 
C.国宾馆 
D.迎宾楼
13.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至少是在(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1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15.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的是皇帝的(  ) 
A.行政权 
B.财经权 
C.司法权 
D.军政权
1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  ) 
A.行卷 
B.公卷 
C.投献 
D.八股文
17.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8.《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人是(  ) 
A.战国荀子 
B.唐代刘禹锡 
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张载
20.原始道教最初称为"五斗米道",又叫(  ) 
A.天师道 
B.正一道 
C.全真道 
D.一贯道
21.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旋》 
B.《凉州》 
C.《绿腰》 
D.《霓裳羽衣舞》
2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  )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23.秦代统一的文字是(  ) 
A.大篆 
B.金文 
C.隶书 
D.小篆
24.首次提出"六书"的著作是(  ) 
A.《史籀篇》 
B.《仓颉篇》 
C.《说文解字》 
D.《急就章》
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  ) 
A.陈独秀 
B.孙中山 
C.章太炎 
D.胡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
A.生产工具
B.雕塑
C.书籍
D.筷子
E.衣物
27."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的提出者或出处各是(  ) 
A.《管子》 
B.管仲 
C.《齐民要术》 
D.贾思勰 
E.《绎史》 
28.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  )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之际 
D.明朝 
E.清朝
29.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闻名的有(  ) 
A.大禹 
B.神农 
C.李冰 
D.崔寔 
E.李斯
30.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有(  ) 
A.信仰标志B.仪礼标志 
C.体型标志D.职业标志 
E.情感标志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32.儒家 
33.中和之美 
34.谚文 
35."返本开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 
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 
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