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
温馨提示
亲爱的学员,您好!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科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左脑解决的问题属于创造过程"四阶段"中的( ) 
A.酝酿和验证阶段 
B.准备和闪光阶段 
C.酝酿和闪光阶段 
D.准备和验证阶段 
2.进行环境教育课时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调查后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设计方案,回答"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等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 ) 
A.创造能力 
B.实践能力 
C.观察能力 
D.操作能力 
3.以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的是科技发展的( ) 
A.第一个10年 
B.第二个10年 
C.第三个lO年 
D.第四个10年 
4.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 ) 
A.价值规范结构 
B.素质结构 
C.水平结构 
D.观念结构 
5.能够更自由的挑选学生所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和课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课程是( ) 
A.STS 
B.综合理科 
C.综合文科 
D.分科课程 
6.道德行为的先导,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是( ) 
A.科学观念 
B.时效观念 
C.诚信观念 
D.创新观念 
7.等级分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加强( ) 
A.教学技能 
B.课程管理 
C.教育管理 
D.教育评价 
8.自然科学的创造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透过对问题探究的结果发现并寻求( ) 
A.新方法 
B.新观念 
C.新技术 
D.新问题 
9.科学教育改革需要在课本中不断增加新认识、新结论、新知识,但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即创新和( ) 
A.选择 
B.淘汰 
C.继承 
D.改造 
10.等级分制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容要求更为广泛,这就要求调整( ) 
A.教学目标 
B.教学形式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1.科学教育要促成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发言的机会,就必须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并能够( ) 
A.选择学生的创见发表 
B.采取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 
C.创设适宜的环境 
D.多提供操作的机会 
12.当代科学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掌握了一种认识方法,即如何认识( ) 
A.自然规律 
B.社会规律 
C.技术规律 
D.学习规律 
13.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是( ) 
A.集成电路 
B.电子电路 
C.晶体管电路 
D.计算机电路 
14.时下流行的"商品文化","市场文化"概念,就是技术同( ) 
A.文化结合的产物 
B.经济结合的产物 
C.政治结合的产物 
D.社会结合的产物 
15.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 ) 
A.考试 
B.学生 
C.课程 
D.教师 
16.二战以来,科技发展的第五个10年的标志是( ) 
A.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 
B.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C.1973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 
D.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 
17.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现代三大( ) 
A.有机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光电子材料 
D.高分子材料 
18.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促使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强调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 ) 
A.科技与产品 
B.知识与行为 
C.社会与文化 
D.学术与技术 
19.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首先表现为出现了综合学科和( ) 
A.专业学科 
B.密集学科 
C.横向学科 
D.纵向学科 
20.由数十亿至数千亿颗恒星和气体尘埃等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为( ) 
A.天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星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创造探讨式科学教学的五个阶段中,"设计验证"阶段的教学策略是( )
A.指示验证的必要条件
B.自由设计实验
C.指示有效的实验器材范围
D.注意条件的控制和发问技巧
E.辅导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22.科学作为一种知识成果,独立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机构,是( ) 
A.直接的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B.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潜在的生产力 
D.可以通过加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E.无法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3.自然课能力内容要求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分:( ) 
A.比较 
B.分类 
C.分析综合 
D.抽象概括 
E.推理 
24.下列属于小学科学教育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的是( ) 
A.生命科学 
B.知识水平 
C.环境科学 
D.能力水平 
E.价值规范 
25.信息处理包括( ) 
A.数据处理 
B.数据通信 
C.过程控制 
D.模式识别 
E.信息采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的常用方法包括自学法、观察法、调查法、教练法和________. 
27.推广被称之为0.618黄金分割法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8.自然课的能力内容要求培养五项能力,即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________. 
29.由夸克组成的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总称为________. 
30.运用发现法一般分两个程序:一是发现过程的设计,二是发现过程的________. 
31.泰勒创立的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目标是________. 
32.构建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培养________. 
33.恩格斯认为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是________. 
34.为横向比较创造条件,促进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是评价功能之________. 
35.论文中,本论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宏观评价 
37.世界观 
38.观察法 
39.小学科技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40.创造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现代新工艺具有什么特点? 
42.在学校科技活动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3.简述STS教育的基本特征. 
44.简述评价的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联系实际分析发现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6.试论运用实验法开展科技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