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故障分析试题
温馨提示
亲爱的学员,您好!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汽车故障分析试题
	课程代码:058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汽车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为主要内容的是( )
	A.汽车安全检测站 B.维修检测站
	C.综合性能检测站 D.故障检测站
	2.可以观察比较各缸点火电压的高低及点火状况是否正常的是( )
	A.多缸平列波 B.多缸并列波
	C.多缸重叠波 D.单缸选缸波
	3.过高的击穿电压表明( )
	A.高压线开路故障 B.火花塞结炭故障
	C.高压线短路故障 D.火花塞瓷绝缘开裂故障
	4.根据国家标准,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大于( )
	A.25% B.20%
	C.15% D.10%
	5.根据国家标准,对于最高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机动车,其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得大于( )
	A.10° B.15°
	C.20° D.25°
	6.根据国家标准,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前轮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 )
	A.3m/km B.5m/km
	C.7m/km D.10m/km
	7.车轮定位的动态检测所采用的设备是( )
	A.四轮定位仪 B.前轮定位仪
	C.侧滑试验台 D.五轮仪
	8.察看前轮胎的胎面,如发现胎冠出现羽片状磨损,则其原因为( )
	A.轮胎气压过高 B.轮胎气压不足
	C.前轮不平衡 D.前轮前束不正常
	9.根据国家标准,前照灯检测仪屏幕与被测车辆前照灯的检测距离为( )
	A.1m B.3m
	C.5m D.10m
	10.滤纸式烟度计与不透光式烟度计的烟度单位( )
	A.相同 B.不同但可以换算
	C.不同且不可以换算 D.名称不同但数值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全能综合检测线通常的工位设置是外部检视工位、______、______、______。
	12.起动机制动性能检测主要是检测起动机接通电源而驱动齿轮完全制动时的______、______。
	13.火花塞的常见故障有______、______和积油等。
	14.喷油器波形上显示的三个重要数据是______、______和最低电压。
	15.驱动桥产生异响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或______。
	16.在我国安全法规有关制动稳定性的检测指标中,路试时是______,台试时是______。
	17.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将导致汽车______,自由行程过小或没有将导致______。
	18.自动变速器的机械试验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道路试验。
	19.车速表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怠速法是测量汽油机在规定怠速工况下排气污染的方法,主要检测______、______,常用的检测仪器是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21.电喷发动机喷油器喷出的燃油量仅取决于喷油器开启时间的长短。( )
	22.冷却水温度传感器随着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其热敏电阻阻值也随之增高。( )
	23.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会随进气量的增大而增大。( )
	24.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在1~5V间变动。( )
	25.制动性能合格的汽车,其检测指标必须同时符合台试和路试检测标准。( )
	26.汽车的前束和转向轮外倾对侧滑量的影响较大。( )
	27.静平衡的车轮,一般都会动平衡。( )
	28.可通过调整转向器传动副的啮合间隙来调整转向盘自由行程。( )
	29.若点火开关打开后,SRS指示灯一直不亮,则说明SRS指示灯系统电路有故障。( )
	30.在汽车排放测试方法中,ASM是稳态工况法的简称。(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发动机动力不足的点火系原因有哪些?
	32.以丰田轿车为例,说明人工操作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故障信息的方法。
	33.变速器换挡困难的现象与原因是什么?
	34.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的原因有哪些?
	35.汽车行驶跑偏故障原因有哪些?
	五、分析应用题(本大题15分)
	36.一辆汽车发动机喷油器工作不良,试分析其故障原因,并进行故障诊断。
- 
         
    上一篇:暂无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